煙臺迎來歷史性機遇
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意味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煙臺—威海組團是《規劃》中“一核、兩極、三帶、三組團”的總體開發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中明確規定要加快推進煙臺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進一步提升煙臺、威海的中心城市地位,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統籌組團內各層次城鎮的發展,加強組團內產業分工與協作,推進一體化進程;充分發揮與日韓經貿聯系密切的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海洋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海洋產業基地、對外開放平臺和我國北方富有魅力的濱海休閑度假區。 交通方面,煙臺也將有質的飛躍。2月13日,省人大代表、煙臺市交通局局長權良寶在省“兩會”上透露,今年8月,濟南到煙臺的鐵路將引入動車組進行過渡性運行,屆時兩地4小時即達。三年后,隨著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的通車,濟南到煙臺只需約兩個小時。在我省制定的“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路網格局中,煙臺占到了其中的“三連”;“十二五”期間,煙臺將建設10萬噸、20萬噸、30萬噸、40萬噸等大型專用碼頭,向專業的國際商貿中心轉變,打造中國北方“維多利亞灣”;煙臺市還將重點建設潮水國際機場。據介紹,到2020年潮水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完工,年旅客吞吐能力達到65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到9萬噸;另外,煙臺規劃“兩主兩輔”四條城市軌道,線網總里程145.5公里,設停靠站點90處,換乘站7處,整個線網設計突出核心組團與沿海組團的直達聯系。這將大大改變煙臺城市交通格局和對外交流的交通瓶頸。由此,煙臺迎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煙臺地產格局將顛覆 要說2007年世茂集團、陽光壹佰、大華集團等進駐煙臺算是小試牛刀,那么萬科、保利、龍湖、越秀、天房、中建、中鐵、中糧、魯商、華潤、金地、海爾等一大批一線品牌開發商搶灘港城則將顛覆整個煙臺的地產格局。 萬科來煙擁得芝罘島最后凈地、龍湖占盡養馬島黃金位置近萬畝……大地產商轉戰二三線城市,大范圍圈地現象逐漸波及全國,所圈地塊之大令人咋舌。如萬科在西安圈地千畝造城,龍湖在成都圈地數千畝,中海、綠城、綠地在濟圈地數千畝,恒大更是一口氣來魯吞地數萬畝。地產大鱷們看中的是二三線城市的可持續開發的利潤空間及與當地政府合作城建的雙贏。但毫無疑問,地產大鱷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技術資源,所到之處無不是摧枯拉朽,城市面貌大大改觀的同時,房價也有所突破性增長,地產格局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地產大鱷們的到來迫使本土地產企業改變競爭思路,甚至會淘汰相當一部分地產企業,會拉動煙臺整個城市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煙臺將呈現“兩岸三地”的發展格局。兩岸分別指以開發區及以西的西海岸和以萊山、高新、牟平為組團的東海岸;三地分指芝罘老城區、南部新城及福山。筆者認為,高新、牟平,尤其是養馬島一代以及南部新城(黃務一帶)將是煙臺地產的潛力股。 煙臺地產理應更開放 煙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有著悠久的文明、燦爛的開放史。煙臺是近代我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當時一度成為我國重要的國內、國際貿易港。 煙臺占據交通半島要塞,海岸線曲長702.5千米,海島曲長206.62千米,物產豐富,環境優美,2005年煙臺獲得聯合國人居獎;近幾年,GDP發展一直穩居全省第二,全國前列,有多個縣市區分別跨入全國“經濟強縣”行列。 目前,煙臺地產界人士,無不達成共識。在歷史性契機面前,煙臺地產理應抱團發展,要走出去,要到更高更大的平臺推薦自己、推薦煙臺。當青島早已躋身全國一線市場、海南成為世界旅游島,就連威海海景房也名聲遠播之際,煙臺這個擁有絕佳地理、文化、氣候、經濟背景的沿海城市,似乎應該也有資本應市而出,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為之傾倒。煙臺有實力繼青島、濟南之后,成為山東地產的第三極,面向全國的名片。 |
下一篇: 房地產行業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