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建設部有關負責人發布消息并證實,2010年國務院確定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類棚戶區住房580萬套,建設規模為歷史最大。中央共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補助資金800多億元,比2009年增加300多億元。
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開工590萬套(比計劃多開工10萬套)、基本建成370萬套,分別相當于同期商品住房開工套數和竣工套數的82%、67%。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辦通報稱,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積極進展。
|
“十一五”期間,通過保障性安居工程使1500萬戶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2011年初步安排保障性住房和各類棚戶區改造1000萬套。
2010年,各地普遍提高了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多措并舉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優先供地,確保土地供應。大多數地區根據住房保障計劃,積極落實年度土地供應。廣州市實行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儲備制度;北京市明確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占全市住宅供地50%以上,新開工建設和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占全市新開工住宅套數50%以上;陜西省政府明確要求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用地要占到房地產用地指標的30%;山東省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實行“點供”政策,用地計劃隨建設計劃直接下達。
各地加大配建力度,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的原則,各地將保障性住房安排在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的區域,便于居民出行和生活。
各地普遍建立了較為嚴格的準入和退出機制,明確準入條件,健全年度審核,強化公開、公示制度,建立了動態管理機制。同時,狠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優化保障性住房戶型設計,努力實現在較小戶型內創造較高的居住舒適度。
下一篇: 房地產行業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