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指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既要有先進裝備作基礎,又要有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提升作支撐。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建立并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以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貫穿學習和職業生涯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并將工匠精神、質量意識融入其中,有利于緩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邁上中高端。會議確定,一是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適應產業升級需求,采取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等方式,支持企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度,對企業新招用和轉崗人員開展技能培訓。二是著力培養高技能人才,重點強化高級技師等培訓。教育部、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要抓緊研究支持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措施。三是對高校畢業生、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促進職業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相互銜接。四是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技能等級等制度,制定企業技術工人按技能要素和創新成果貢獻參與分配的辦法,鼓勵憑技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五是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技能培訓,鼓勵企業興辦職業培訓機構。六是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經費保障,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機制。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全部向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開放。七是強化培訓質量監管,對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項目實施目錄清單管理,完善培訓績效評估體系。用更加優質高效的職業技能培訓,打造素質高、創新力強的產業工人隊伍。
會議指出,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激勵,有利于更大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經濟競爭力,促進民生改善。會議決定,在落實好科技人員股權獎勵遞延納稅優惠政策的同時,對因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給予稅收優惠。具體是:對依法批準設立的非營利性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的科技人員,通過科研與技術開發所創造的專利技術、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生物醫藥新品種等職務創新成果,采取轉讓、許可方式進行成果轉化的,在相關單位取得轉化收入后三年內發放的現金獎勵,減半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個人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減輕稅收負擔,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速。
最新推薦
-
協會會員煙臺鈞隆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龍城壹號項目榮獲“山東省建設工程泰山杯獎”
2022-06-08 -
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 研究部署“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
2022-06-086月7日下午,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全省穩定經濟運行工作視頻會議以及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等系列會議精神,研究聽取各領域“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情況和下步計劃,對迎難走在前、逆勢開新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牟樹青主持會議并講話,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劉建民部署全區穩定經濟運行工作。工委管委領導班子成員,各鎮街、直屬各部門、企事業單位、駐區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我區組織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
2021-11-2411月20日下午,開發區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在業達城市廣場項目隆重舉行,全區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項目經理等280余人參加。通過搭建全區的建筑行業學習交流平臺,有效提高各企業負責人、項目管理人員對建筑工地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的意識,推動全區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本次觀摩活動主要分為防護標準化、監管智能化工地建設兩大內容:一是采用定型化鋼板網盤扣外架、模板支撐架、安全通道和樓梯防護,在滿足主體結構施工要求的同時,增強了安全性能,加快了施工速度,提升了架體整體觀感效果,有效減少了安全隱患。二是在原有遠程視頻、揚塵監測、塔機運行監控、起重機械人臉識別等智慧系統的基礎上,試點推廣吊鉤可視化、升降機運行監控、危大工程監測等多種監管系統,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管理手段,做到“自動化減人,機械化換人”,有效推進工程安全監管信息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