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大街、繞城高速、疏港東路升級為“快速路”
“目前,整個開發區的道路網骨架已基本建立,全區已建設道路共141條,道路總長度約270公里。”談起如何打造道路快速能力,區規劃分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在煙臺市總規修編中,確定了長江路和北京路為生活性快速路方案,并確定了拉薩大街、臺北路為生產性快速路的方案。
從快速路規劃近期方案中看到,規劃將調整臺北路-拉薩大街的交通組織方式,與繞城高速-疏港東路組成以臺北路-拉薩大街為主,以繞城高速-疏港東路、疏港西路為輔的開發區內部“三快”的快速路形式。除目前北京路(206國道)-沈海高速(同三高速)、衡山路-沈海高速(同三高速)和繞城高速-榮烏高速及北京路(206國道)-疏港東路這幾處已建、在建的立交設施外,未來將在重要節點規劃設置13處形式不同的立交橋。
根據方案,今后臺北路-拉薩大街的交通組織方式采取互通式立交、分離式立交、右進右出等形式;西寧路、太原路、湘潭路與臺北路、拉薩大街相交采用互通式立交;長江路、揚州大街、青島大街、石家莊路與臺北路、拉薩大街相交采用分離式立交;鄭州路、天水路、福州路、秦山路、武漢大街與臺北路、拉薩大街相交采用平交形式;其他道路與臺北路、拉薩大街相交采用右進右出的形式。
空港、海港、鐵路交通節點全布局
一個區域的交通組織是否暢通,空港、海港以及鐵路的交通節點布局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記者從新規劃方案中看到,將來將增加多條道路和預留立交橋,分流重點區域的交通流量。
空港:根據目前的規劃,潮水機場有一條機場路上連開發區西寧路,下連榮烏高速。在此次規劃中,未來開發區將增加天水路在潮水機場處與機場路相連,提高機場進出交通的集散水平;規劃太原路、鄭州路與機場發展區域相連。
海港:煙臺港西港區交通主要以“三主一輔”來解決,“三主”為疏港東路、疏港中路(太原路)、疏港西路(西寧路),“一輔”為開封路。
鐵路:德龍煙鐵路未來接通黃驊,形成環渤海灣的黃煙鐵路。線路沿現有的繞城高速外圍布置,在夾河與龍煙鐵路接軌。大季家規劃建設煙臺火車客運站和貨運站各一處。
特色景觀路可騎車賞山、海、河美景
今后,我區還將規劃沿海、沿山和沿河規劃多條特色景觀道路,這些特色景觀道路注重旅游、休閑功能,盡量減弱其道路交通功能,并采用適合的道路斷面形式,為景觀塑造、休閑功能留出空間。
濱海景觀路:延伸海濱路至大連大街,濱海側結合綠化帶設置連續的自行車道,降低該路的交通功能及車行速度,體現其濱海休閑交通特征。
濱河景觀路:沿黃金河、白銀河等河堤設置支路全部承擔景觀休閑功能,不承擔交通功能;提升上海大街、杭州大街、柳林河西路、夾河路、嘉陵江路、天水路、烏魯木齊路的濱河景觀特色,濱河一側設置自行車道。
環山景觀路:提升揚州西大街、三亞路、大理路、昆明路、桂林路、南寧路的環山景觀特色,環山一側亦設置自行車道。
拉薩大街今后將成景觀廊道
道路網絡建設是近期我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記者從方案中看到,近期道路建設的重點將圈定改善片區間的溝通、加強內部道路建設、構建干線網絡骨架。其中,近期道路重點建設項目包括:
衡山路斷面改造:結合衡山路兩側地塊改造,適度調整衡山路的道路斷面形式,增加道路兩側綠化帶,形成連續的綠化與商業界面。
疏港高速和疏港西路:推進疏港高速的建設,形成港區快速疏解通道,同時在現狀已建成疏港西路的基礎上,繼續向西延伸連接煙臺市綜合物流園區。
拉薩大街、臺北路:近期內加快拉薩大街、臺北路的建設,打造開發區的外圍貨運交通走廊,疏解北京路和長江路的交通壓力。拉薩大街兩側預留50米寬道路綠化帶,作為未來連接機場路的景觀廊道。
八角中心大街:在現狀八角中心大街基礎上,拓寬道路斷面,并向東延伸至人工島中心路,形成八角副中心的迎賓景觀大道。
古現中心大街:結合古現文化街區的建設,改造現有古現大街并向東延伸至牟子國古墓保護區,打造古現文化街區的中軸線。
最新推薦
-
協會會員煙臺鈞隆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龍城壹號項目榮獲“山東省建設工程泰山杯獎”
2022-06-08 -
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 研究部署“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
2022-06-086月7日下午,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全省穩定經濟運行工作視頻會議以及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等系列會議精神,研究聽取各領域“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情況和下步計劃,對迎難走在前、逆勢開新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牟樹青主持會議并講話,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劉建民部署全區穩定經濟運行工作。工委管委領導班子成員,各鎮街、直屬各部門、企事業單位、駐區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我區組織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
2021-11-2411月20日下午,開發區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在業達城市廣場項目隆重舉行,全區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項目經理等280余人參加。通過搭建全區的建筑行業學習交流平臺,有效提高各企業負責人、項目管理人員對建筑工地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的意識,推動全區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本次觀摩活動主要分為防護標準化、監管智能化工地建設兩大內容:一是采用定型化鋼板網盤扣外架、模板支撐架、安全通道和樓梯防護,在滿足主體結構施工要求的同時,增強了安全性能,加快了施工速度,提升了架體整體觀感效果,有效減少了安全隱患。二是在原有遠程視頻、揚塵監測、塔機運行監控、起重機械人臉識別等智慧系統的基礎上,試點推廣吊鉤可視化、升降機運行監控、危大工程監測等多種監管系統,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管理手段,做到“自動化減人,機械化換人”,有效推進工程安全監管信息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