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物業服務企業605家,外地駐煙名企50余家。越來越多有著一線城市物業管理經驗的“大牌”來煙做物業,本地物業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當天的交流會上, 競爭對頭坐在一起探討物業服務經驗,外地物業企業如何“入鄉隨俗”成重要課題。
不備案、擅自收費,物業問題還挺多
目前,在我市物業企業中,國家一級資質本地企業6家,二級企業近30家,外地駐煙知名企業50余家,其中共獲國優項目10個、省優81個。盡管發展成果明顯,但問題也不少。
“引進外地企業來煙,其初衷是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經營方式,但外企也應適應煙臺本土行業發展的實際,自覺遵守煙臺政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煙臺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會長于占春指出,部分企業存在未按規定要求在煙臺設立分公司、不進行分公司備案就接管物業項目的問題,有的企業未按規定要求配足相應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有的只收費、不按物業服務合同約定保質保量地提供服務;有的不按要求到主管部門進行服務內容等級核定和價格備案,擅自收取物業費;還有的企業不按規定要求參加分公司年核和考評。“這不僅是違背煙臺市的地方行業管理政策規定,也違背國家和山東省的行業管理法規和要求。”于占春說。
掌握一線城市服務經驗的外地駐煙企業,同樣也面臨著市場競爭、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據了解,我市物業管理招投標制度確立后,將促進“建管分家”,這使得外地企業依托開發企業承攬項目的前提和基礎不復存在,除非進一步創新規范管理、提升服務水平,適應煙臺市場。
為搶煙臺市場,物業企業爭著“入鄉隨俗”
“適應本土文化,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吉林亞泰負責人在交流會上介紹說。企業要在煙臺發展,就得了解煙臺區域市場的獨特性和同理性,“了解風土人情,這是我們融入區域市場的必修課。”萬科物業的發言人也坦承,要避免直接將一線城市的物業業務經驗“全盤照搬”至煙臺本地,否則易導致服務不到位。
記者了解到,為圖落地生根,外地物業服務企業紛紛打出“人文牌”。萬科推出“橡樹匯”活動,針對社區獨居老人,通過資料收集、商家整合及個性化服務設計,為社區老人提供居家、旅行、采購及信息等多項服務;龍湖物業以“對人的尊重”為基點推出服務。金地格林主動邀請第三方調查公司介入,為服務情況作調查,甚至開通“微信公共平臺”,為空置房業主提供群體平臺。
而本地物業面臨外地企業的沖擊,力圖將本土化優勢發揮到極致。“我們為業主量身定做了社區報《銀河怡海之聲》,免費送,三十多個欄目。” 銀河怡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明華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社區報已被三千多業戶收藏,今后也將成為物業的名片。
《煙臺市物業查驗管理辦法》即將出臺
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物業管理規范也在進一步完善。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煙臺市物業管理承接查驗管理辦法》也即將出臺,目前正在進行審簽前的試點模擬運轉工作,并根據計劃提交討論,通過后將適時公布出臺。此前,我市《煙臺市物業管理招投標管理辦法》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同時還制定了《外地駐煙企業從業備案管理辦法》。
據介紹,按照《煙臺市物業管理承接查驗管理辦法》,開發商要交房,就要先招進物業公司,而物業公司承接前,必須對樓盤進行現場查驗,查驗不合格,拒不承接。如違規承接,出現問題一切責任由物業承擔。該辦法實施后,將從根源上有效保證小區的配套設施。同時,《煙臺市物業質量保修金管理辦法》的起草工作也已經完成,目前已進入專家論證和審簽程序,將擇機出臺。
“未來5年,我市每年新增城鎮人口10萬多人,這些人集中到城鎮居住、生活,必將進一步擴大物業管理服務需求。同時,隨著農村居住條件的改善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群眾對居住舒適度、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業管理領域和范圍也將逐步向村鎮社區拓展和延伸。”于占春說。
最新推薦
-
協會會員煙臺鈞隆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龍城壹號項目榮獲“山東省建設工程泰山杯獎”
2022-06-08 -
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 研究部署“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
2022-06-086月7日下午,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召開工委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全省穩定經濟運行工作視頻會議以及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等系列會議精神,研究聽取各領域“大干三十天、決勝上半年”工作情況和下步計劃,對迎難走在前、逆勢開新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牟樹青主持會議并講話,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劉建民部署全區穩定經濟運行工作。工委管委領導班子成員,各鎮街、直屬各部門、企事業單位、駐區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我區組織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
2021-11-2411月20日下午,開發區建設工程標準化暨智慧工地觀摩活動在業達城市廣場項目隆重舉行,全區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項目經理等280余人參加。通過搭建全區的建筑行業學習交流平臺,有效提高各企業負責人、項目管理人員對建筑工地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的意識,推動全區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本次觀摩活動主要分為防護標準化、監管智能化工地建設兩大內容:一是采用定型化鋼板網盤扣外架、模板支撐架、安全通道和樓梯防護,在滿足主體結構施工要求的同時,增強了安全性能,加快了施工速度,提升了架體整體觀感效果,有效減少了安全隱患。二是在原有遠程視頻、揚塵監測、塔機運行監控、起重機械人臉識別等智慧系統的基礎上,試點推廣吊鉤可視化、升降機運行監控、危大工程監測等多種監管系統,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管理手段,做到“自動化減人,機械化換人”,有效推進工程安全監管信息化、智能化。